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长春应化所  |  中国科学院  
 首  页  实验室介绍 人才队伍 科研成果 开放交流 仪器平台 联系我们
 
人才队伍  
  研究人员
  课题组
  高分子功能复合材料课题组
  基体树脂课题组
  吸湿材料课题组
  功能防护材料课题组
  聚酰亚胺薄膜材料课题组
  辐射高分子材料课题组
  聚酰亚胺课题组
  高分子多层复合材料课题组
  学术委员会
聚酰亚胺课题组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才队伍 > 课题组 > 聚酰亚胺课题组
 
  姓名: 高连勋
职称: 研究员
职务: 博士生导师 
办公地址: 主楼307
电话: 0431-85262557
传真: 0431-85262926
电子邮件: lxgao@ciac.jl.cn
教育和工作经历
1994-  今: 长春应化所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92-1993: 日本富士胶片公司足柄研究所 特别研究员
1989-1992: 日本北海道大学 理学博士
1986-1989: 日本北海道大学 理学硕士
1978-1982: 吉林大学 理学学士

研究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
国家基金委面上基金
科技部重大国际合作专项
科技部973项目子课题、863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
中国科学院东北振兴科技行动计划重大项目

研究兴趣
聚酰亚胺合成与材料,包括纤维、泡沫与质子传输膜等
有机合成化学,包括不对称催化、合成方法学与功能有机分子或超分子的合成。

研究领域和现状

 氯代苯酐及各种异构二酐

背景介绍 
    开发了从邻二甲苯出发合成氯代苯酐的合成方法,被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评价为“最经济的合成路线”,并采用蒸馏的方法成功地实现了3-氯代苯酐和4-氯代苯酐的分离。分离后3-氯代苯酐纯度≥95%, 4-氯代苯酐的纯度≥99%。 由氯代苯酐出发可以根据应用背景的不同合成多种二酐单体,开发了聚酰亚胺新的品种,扩大了其应用范围。目前,该技术已在吉林聚酰亚胺材料有限公司产业化,建成年产1000吨氯代苯酐、500吨联苯二酐和100吨聚酰亚胺树脂的装置,并已生产出合格产品。

应用前景
1.氯代苯酐可作为药物、农药及还原染料中间体;
2.可作为低成本聚酰亚胺中间体;
3.可用于合成各种二酐,特别是异构联苯二酐。从而合成各种 聚酰亚胺树脂。应用于微电子、耐磨、密封材料、高性能复 合材料及耐热材料等领域。是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关键材料。

聚酰亚胺树脂

背景介绍
    建立了由氯代苯酐出发直接合成聚酰亚胺的新方法,合成的聚酰亚胺树脂粘度大于0.5 dL/g,强度大于100 MPa。该技术比传统的合成方法节省三步反应,大幅度降低了原材料的单耗,聚酰亚胺的生产成本降低33%以上,明显提高其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同时可以大幅度减少合成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实现了原子的高效利用。  

说明: 8.tif

应用前景
用于制动摩擦、压缩空气除湿、耐磨密封材料领域

 聚酰亚胺短纤维

    聚酰亚胺短纤维是高性能纤维的重要品种之一,可以在300℃ 下长期使用,极限氧指数达35以上。与芳纶、聚苯硫醚纤维相比,在耐光、吸水性、耐热性等方面都更优越,综合性能优于进口 P84纤维水平,且使用温度高于P84纤维。
    该纤维品种已在长春高琦聚酰亚胺纤维材料有限公司产业化,建成 3000 吨/年生产线,并已开始生产。

应用前景
1.聚酰亚胺纤维在环保领域的主要用途是作为工业高温除尘过滤材料,随着国家对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排放标准的日益严格,为了减少有害气体二氧化碳、二噁英等的产生和排放,要求提高焚烧炉的焚烧温度,这样焚烧炉的烟道气的温度也必然提高,对聚酰亚胺纤维需求迫切。
2.用于防火织物、消防服及工作服。
3.用于放射性物料的过滤材料及防护服。

高强高模聚酰亚胺纤维

背景介绍
    在国家“863”项目的支持下,自2002年起开展了高强高模聚酰亚胺纤维的研究工作,目前所得到纤维的强度和模量超过了Kevlar-49纤维。建立了国内第一条可连续纺制聚酰亚胺长纤维的吨级装置,目前该装置正在运行之中。解决了聚合物的合成、纤维的纺丝成形、环化和后处理等一系列基础科学与技术问题,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纤维制备技术。

说明: 2.tif

 

主要代表性论文
1. An organogel formed from a cyclic β-aminoalcohol, Chem. Commun., 47, 10746-10748 (2011).
2. Stereoselective and hierarchical self-assembly from nanotubular homochiral helical coordination polymers to supramolecular gels, Chem. Commun., 46, 5695-5697 (2010).
3. Chiral binaphthylbisbipyridine-based copper(I) coordination polymer gels as supramolecular catalysts, Chem. Commun., 46, 3532-3534 (2010).
4. Enantioselective Iodolactonizations of 4-Pentenoic Acid Derivatives Mediated by Chiral Salen-Co(II) Complex, Synlett, 14, 2291-2294 (2009)
5. Syntheses and properties of soluble biphenyl-based polyimides from asymmetric bis(chlorophthalimide)s, Macromolecules,37, 2754-2761 (2004)

成果评述
    课题组从事聚酰亚胺相关研究已有40余年的工作积累,建立了最为经济的氯代苯酐和各种异构二酐的合成路线,近年来围绕聚酰亚胺的合成方法学、先进材料的制备与应用,先后承担了国家国家863计划、“八五”攻关、“973”项目和基金委重点基金等多项研究课题,申请国家发明(含授权)专利30余项。拥有联苯二酐合成技术的美国专利。连续化纺丝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工艺成熟,易于产业化。开发出系列聚酰亚胺纤维和树脂产品。现已应用于电机、压气机、泵等机械用的密封件,润滑零件高级轿车刹车片、及窑炉的除尘滤袋等。氯代苯酐、联苯二酐、聚酰亚胺及耐热聚酰亚胺短纤维生产技术已与长春高琦聚酰亚胺材料有限公司合作建成1000吨/年氯代苯酐、500吨/年聚酰亚胺树脂和3000吨/年聚酰亚胺短纤维规模的生产线,并已正式生产。

研究组人员
课题组长: 高连勋 研究员
职    工: 邱雪鹏 康传清 郭海泉 卞 证 丁金英 金日哲 李国民 刘芳芳 姚海波
           杜志军 马晓野 代学民 陈文慧 吕晚香 高 鑫 董志鑫 李俊凤
在读研究生:丁 祥 李 钰 戚福玲 余 海 李乐乐 陈 宇 王兰兰 吴 强 赵 勇 郑 超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高分子复合材料工程实验室 访问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625号  邮编:130022 电话:0431-85262160
Lab of Polymer Composites Engineering,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angchun, 130022, P.R. of China Tel: +86-431-85262160 Email: xialiu@ciac.jl.cn